真相說明
- (食藥署) 聽說卸粧油可以拿來清粉刺,這是真的嗎?112-02-14
- (健康署) 使用電子煙不會成癮?也不會影響大腦的發育嗎?112-02-07
- (食藥署) 燕麥奶、豆奶可取代鮮奶嗎?112-01-31
- 有關媒體人針對「出境不採唾液PCR篩檢」等情事提出質疑,指揮中心重申:唾液與鼻咽篩檢費用相同、絕無圖利112-01-26
- 有關媒體人質疑「出境不採唾液PCR篩檢,衛福部要圖利誰」,指揮中心鄭重澄清:按各入境國家規定進行112-01-25
- (健康署) 有做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就可以放心吸菸了?112-01-24
- 回應鏡週刊1月17日報導112-01-17
- (健康署) 血脂異常一定就是膽固醇高嗎?112-01-10
- (食藥署) 聽說牙膏管底的色條是用來區分成分?112-01-10
- 食藥署澄清國內破傷風疫苗並無部分媒體報導疑有缺藥問題112-01-04
- 健保署澄清媒體報導:高雄梁女士因執行導護受傷住院5週需自費3週的醫療費用一文說明111-12-30
- 食藥署嚴正澄清:註冊文件及補件日期 皆依中國要求111-12-30
- (健康署) 網路廣告販售「茸參益腎膠囊」,宣稱可以治好腎臟病,並有用藥批准合格證書掛保證,是真的嗎?111-12-28
- (健康署) 都要進行試管嬰兒療程,胚胎植入越多顆越容易成功嗎?111-12-27
- (食藥署) 網傳「南瓜+它吃一口,老花眼白內障不見了」的影片訊息,這是真的嗎?111-12-27
- 指揮中心就媒體人評論BNT疫苗採購之誤導訊息提出澄清說明111-12-24
- (健康署) 失智者有時可能出現性格異常,應減少出門參加社交活動?111-12-20
- 食藥署鄭重駁斥網傳假訊息 混淆視聽111-12-18
- 食藥署澄清:高風險高關注的食品才需要提供「配方比例及加工方式」111-12-15
- 食藥署澄清報導邊境查驗時要求提供產品詳細製程及成分比例1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