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早期癌症五年存活率可達八成以上罹癌並不可怕 延誤診治才是真正殺手

  •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 建檔日期:104-07-30
  • 更新時間:104-07-30
癌症並非不治之症,尤其近年來癌症醫療技術的進步,癌症已成為慢性病,而且從全球各地接受正規醫療的癌症病人臨床數據得知,癌症的治癒率和存活率已不斷的提高。惟根據101年癌症登記資料庫顯示,癌症個案未在診斷後3個月內接受治療者,佔所有癌症個案的18%;若未在確診後3個月內接受正規治療,一年之內死亡率高達53%,是及時就醫死亡率17%的3倍。我國早期大腸癌及口腔癌5年存活率超過8成,而我國早期子宮頸癌及乳癌5年存活率更已超過9成,治療成效不言可喻。國民健康署邱署長呼籲民眾不要因聽信偏方或民俗療法而錯失治療時機,罹癌並不可怕,延誤診斷與治療才是真正的殺手。
害怕接受治療,反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的研究指出,癌症病人不治療主要原因中,近4成覺得「年紀大覺得沒有必要再接受治療」;另也有3成左右病人「害怕開刀」及「害怕化學或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14%的病人因需負擔家計及擔心增加家人負擔。在中斷治療原因中,亦以「治療的副作用」佔7成為最主要。
「有一位大腸癌病人,確診後一聽到要先進行化療,然後開刀做人工肛門,治癒率雖可達70%以上,但他卻打退堂鼓,轉向使用偏方,但經過2年後,他又回到我這裡求診,此時病人症狀嚴重,體重、體力和抵抗力也大不如前,不僅不適合再做化療,存活率也大幅下降至半年到1年」,長庚紀念醫院基隆分院及癌症希望基金會王正旭醫師提到這名原可以有機會治癒的病人,並表示現今坊間有些醫師出版不具實證的治療方式及誤導民眾觀念的書籍,如得了癌症不要治療等,他建議民眾應該以具多數醫學實證的治療為依據,切勿聽從僅僅以少數個人經驗的作法,否則一旦錯過治療黃金期,再多機會也無法重來。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重拾健康人生
病人在經確診後除了會問「為何是我」外,也有病人常常會心生疑惑:我現在身體沒有明顯症狀,有些病人不接受治療也可以再活好幾年,我是不是也不用接受醫療?或是因為年紀大而放棄治療。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陳志毅醫師表示,許多癌症出現明顯症狀時,大多已是第三期或末期,而且癌症種類不一,速度快慢也不同,最重要的就是應該及早接受治療。他說:「曾有位78歲的爺爺,當時被診斷為食道癌第2期,算是可以治療的早期,起初因為病人考量自己年紀大,不願意再接受進一步治療,後來經過醫師的評估及兒子的鼓勵下,接受了手術切除治療,後續預後非常好,一直活到了95歲,最後是因為失智症才過世的」。
推出癌友導航計畫,減少病友迷航
有鑑於民眾初罹癌時充滿恐懼和無助,容易病急亂投醫,或是接受其他非正確的治療,因此國民健康署自103年起在參與「癌症診療品質提升計畫」的醫院推出「癌友導航計畫」,只要一旦被醫師診斷為癌症,腫瘤個案管理師就會主動聯繫病人,在第一時間提供病人關懷、醫療諮詢、經濟支持轉介及就醫資訊等,透過傾聽心聲來幫忙消除恐慌情緒,希望能引導病人在3個月內及早接受正確醫療,這樣主動的關懷將持續一年,陪伴病人度過最艱辛時期。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再次懇切地呼籲民眾:「罹癌並不可怕,延誤診治才是真正殺手,唯有接受具實證醫學的療護,才能擁有優質的癌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