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國內發現首例境外移入茲卡(Zika)病毒感染個案,茲卡病毒感染擬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並提升中南美地區及東南亞六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
  • 建檔日期:105-01-19
  • 更新時間:105-01-19
疾管署公布國內首例境外移入茲卡(Zika)病毒感染個案,係一泰籍男性於今年1月10日於桃園機場入境時,在發燒篩檢站被攔檢,血液檢體經該署實驗室檢驗確認感染。這是疾管署自2003年實驗室監測茲卡病毒檢驗約5萬件檢體以來,首次發現感染案件。鑒於茲卡病毒疫情目前於中南美洲日益擴散流行,且該疾病亦可能與新生兒小頭畸形症有關,為進一步監控防治該病毒感染之發生,以維護國人健康安全,疾管署將依相關規定,將茲卡病毒感染列入我國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醫師如發現疑似個案,應於24小時內通報。該署並提升中南美與加勒比海地區及東南亞六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疾管署表示,該個案為24歲泰國籍男性(居住於泰北), 1月10日入境時因發燒於機場發燒篩檢站被攔下,其表示前三個月均在泰國,首次來台工作,1月9日於泰國時即有發燒、頭痛等症狀。經檢疫人員採集檢體登革熱快速檢驗陰性,檢體送實驗室檢驗確定其感染茲卡病毒;其同行者2人為同公司員工,均居住泰北,1人有喉嚨痛、頭痛症狀,就醫後已改善,另1人輕微喉嚨痛、有痰,2人經採檢茲卡病毒、登革熱皆為陰性。目前個案病況穩定,恢復情形佳;台灣同住者5人及同事10人均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就個案工作地周邊進行孳生源清除與病媒蚊密度調查等防疫工作。
  2015年下半年起茲卡病毒疫情於中南美洲快速擴散,截至目前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至少17國出現本土疫情。除上述地區外,非洲維德角也曾出現本土病例,歐洲及美加地區則零星出現中南美洲及東南亞地區移入病例。亞洲地區曾檢出茲卡病毒國家包括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印尼,2013年至2015年並有自馬來西亞、泰國、馬爾地夫及印尼輸出病例至他國的紀錄。此外,巴西部分病例出現小頭畸形、法屬玻里尼西亞部分病例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夏威夷境外移入之孕婦所產下之小頭症新生兒檢出感染茲卡病毒,惟這些神經異常與感染茲卡病毒關聯性仍待釐清。
  基於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發生小頭畸形病例遽增,對孕婦可能具有風險,疾管署宣布即日起提升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旅遊疫情建議至警示(Alert),另亞洲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馬爾地夫六國目前亦可能有感染風險,且我國已出現首例自該地區移入病例,故將其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注意(Watch)。疾管署建議,懷孕婦女請暫緩前往流行地區,懷孕婦女及計劃懷孕婦女如必要前往請先告知醫師並於當地做好防護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等;一般民眾如計畫前往,可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感染風險,並做好防護措施。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