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聰明上網 拒絕沉迷:2016全國網路使用行為調查報告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 建檔日期:106-01-17
  • 更新時間:106-01-17

在全球快速資訊化的時代,網路與智慧型手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不僅改變資訊傳播的生態,也影響民生、教育等產業,甚至改變了人際互動型態與關係。新興科技的快速演變,大幅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但也帶來一些尚未被完全了解的「副作用」。過度使用網路或沉迷網路造成的健康問題,除了工作或學業的專注力被分散外,也會導致睡眠不足、視力減退等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本部為瞭解青少年網路使用習慣,以因應其所造成之心理健康問題,特委託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陳淑惠教授團隊,編製網路使用習慣量表,並進行全國中小學及大學生之調查。

根據研究團隊發展之量表所進行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有2.8%學生呈現高網路遊戲沉迷傾向,其中男性(5.7%)又較女性高(0.7%),若依學級區分,則大學1.8%、高中2.7%、國中3.2%、國小3.1%。

台大研究團隊表示,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2013年出版之《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僅將網路沉迷/成癮中截至目前累積最多研究資料的「網路遊戲疾患(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IGD)」列入「研究診斷準則」,但並未正式納入疾病診斷,且上網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判斷網路沉迷以及其對健康的影響時,必須用更為嚴謹的標準評估個人上網的質與量,而非單純僅以上網時間之長短來粗估是否存在網路沉迷問題,亦或是將所有的網路使用型態混為一談。

隨著3C產品及網路的普及,民眾應正確認識網路,培養健康上網觀念,建立合理使用網路的生活習慣,衛生福利部提醒網友們:1.維持原有作息,避免因使用網路而推遲飲食、睡眠時間,或是荒廢課業、工作;2.與自己約定每天上網時間或時段,以減少花費比自己原先預期更多時間沉浸網路之機會;3.建議父母主動了解和參與陪伴兒少的網路活動,確保上網安全,及培養兒少網路以外之休閒,避免過長上網時間。此外,藉由本量表之發展,期望可以協助提醒民眾檢視自身網路使用習慣,達到及早處置預防之功效,聰明上網不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