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失智友善社區「憶」起來

  •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 建檔日期:110-02-24
  • 更新時間:112-07-27

依據內政統計資料,109年底我國65歲以上人口約378萬,占總人口16%,已是「高齡社會」,預計114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20%)。依研究結果推估,目前台灣約有29萬名失智者,有8成5的失智者居住在社區,且多由家庭照顧。但因社區民眾對失智症缺乏正確認識,時有發生不友善對待失智者及照顧者之情事。因此,如何讓民眾正確認識失智症、協助與關懷失智者及其家庭,讓他們在社區能被了解、尊重與融入社會,有賴政府與民間攜手倡議與宣導。

國民健康署自107年開始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計畫,從開始的4縣市參加、到108年9縣市參加,更到109年全國22個地方政府全面加入。失智友善社區以跨局處方式、鄉鎮市區為範圍,結合友善天使與組織,並透過多元課程及行銷活動,提升民眾對於失智症正確識能及友善度。累計至109年底全國建置41處失智友善社區、辦理課程及活動觸及民眾超過126萬人次、招募41.5萬名失智友善天使(居民)及9,200家友善組織,連結成社區資源與支持網絡,主動關懷並協助失智者及其家庭。

善用智慧科技,陪伴失智長者走過無礙生活
王老伯被診斷輕微失智症,行動自如喜在社區走動,但不願配戴辨識手鍊或衣服做標示,時有空間迷失而走失,所幸總能被善心街坊民眾或警察尋獲平安送回家,但家人急如熱鍋螞蟻的心情,實在苦不堪言。正因為大部分失智症患者生活在社區,因此,地方政府除積極發展在地特色計畫外,在科技日新月異時代中,也紛紛藉由智慧科技的協助,來加速友善環境的營造。

嘉義市政府將智慧定位技術融入平安符及十字架,讓虔誠信仰的長者不再忘記隨身攜帶,也讓平安符發揮更深一層的保安功用,再搭配「守護嘉憶人APP服務系統」及強化「智慧物聯安全網」,以守望相助智慧化照護失智長輩;臺北市政府引進科技介入失智照護服務,發展「Line智能機器人」提供即時正確識能及生活資訊的詢答服務,透過「雲端醫院APP系統」提供檢查、用藥及醫病共享決策的資訊,並首創「守護記憶 友善社區」網站,結合定位裝置,提供被動式定位協尋服務,讓失智長輩更快速被尋獲;雲林縣則藉由IOT(物聯網)感測器技術,推動「天倫D+卡」,鼓勵長輩及幼童配戴,不僅可遠端紀錄行動軌跡,如離開守護範圍主動發送警示,讓家人透過線上平台即能安心。

這些努力都超前部署了智慧、安全與友善失智的社區網絡,不僅讓失智者及家屬放心在社區生活,同時,也都獲得109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的肯定並頒給獎項,表揚地方政府的努力與付出。


延伸閱讀:
【失智症十大警訊】
【失智友善社區資源整合中心】
【失智安全居家環境宣導影片】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