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新生兒染腸病毒重症,呼籲準媽媽及家有嬰幼兒的民眾應提高警覺,落實正確勤洗手,注意嬰幼童重症前兆病徵

  •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
  • 建檔日期:103-10-21
  • 更新時間:103-10-21
疾管署公布新增1例克沙奇B5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為居住北部的新生男嬰,10月2日出生後第7天出現發燒,合併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異常、肝炎及心肌炎等症狀,於加護病房救治5天後,病況轉趨穩定,日前已康復出院。提醒準媽媽及家有嬰幼兒的民眾,應注意自身及幼兒的健康狀況,落實正確勤洗手,防範感染腸病毒。
自2003年迄今,國內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中,以感染克沙奇B型最為常見,其次為伊科病毒;克沙奇B型感染者當中又以克沙奇B3型最多,佔85%,B5型僅有1例。感染克沙奇B型病毒者,絕大多數症狀輕微,一周內可自然痊癒,但是新生兒感染時,可能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多發性器官衰竭,嚴重威脅生命。
依據疾管署資料顯示,目前主要流行的腸病毒型別為克沙奇A型,最容易導致重症的腸病毒71型無明顯活躍跡象。今年截至10月15日止,累計共6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分別為克沙奇A2型、A5型、A16、B5型、腸病毒71型及伊科11型,其中感染伊科11型的新生兒不幸往生。雖然目前已過腸病毒流行高峰,疾管署仍持續密切監測各型別腸病毒的活動情形,防止疫情發生。
疾管署表示,腸病毒可能透過自然生產過程或產後接觸傳染給新生兒,提醒準媽媽們,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及其他家中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新生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醫師則應注意新生兒健康狀況,並加強嬰兒室的感染控制作業。也再次呼籲家長與幼童都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
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民眾如有腸病毒相關疑問,歡迎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