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活躍老化 延年益壽 近6成長者有規律運動習慣,9成長者為了健康而運動

  •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 建檔日期:104-06-23
  • 更新時間:104-06-23
依據教育部體育署101年「運動城市調查」(電話訪問蒐集全國65歲以上4,311位民眾健康相關資料發現),65歲以上長者能夠做到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運動強度達到會流汗而且會喘之規律運動比率達57.9%,男性58.1%,女性52.6%,而長者比年輕人更有規律運動習慣(如圖一)。該調查並指出長者90.3%運動目的為了健康,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有散步/走路(73.0%)、爬山(11.5%)、騎腳踏車(8.8%)、伸展操(8.5%)及慢跑(5.8%)(如圖二)。
每天運動15分鐘可延長3年壽命,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利用台灣大型追蹤世代的研究,分析各個不同運動量的健康效益,研究發現,與不運動的人相比,每天運動15分鐘(每週約90分鐘)可以減少14%總死亡、10%癌症死亡及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並延長3年壽命。這些好處適用於各個年齡層,包括年青人、長者,也適用於男性與女性,同樣地,對於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如吸菸者、肥胖者等,也一樣有用。除對健康的好處外還可增加長者的社會參與、促進良好的人際互動社交以及自信心。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大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係因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世界衛生組織針對65歲以上長者的運動建議:
1. 建議長者身體活動量與成人相同,每週完成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每週至少運動5天,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或每週至少75分鐘費力身體活動,若身體狀況佳還可將身體活動量提升至每週30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或每週150分鐘費力身體活動量。身體活動包括在日常生活、家庭和社區中的休閒時間活動(如散步、跳舞、園藝、遠足、游泳、瑜珈、太極)、交通往來(如步行或騎車)、職業活動、家務勞動、遊戲、體育運動或有計畫的鍛煉。
2. 若健康狀況不佳之長者,身體活動前可先諮詢醫師,選擇較適合的活動程度。若是因身體健康狀況而無法達成該建議運動量,仍應依個人能力狀況進行規律運動。
國民健康署表示,適量的身體活動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腸癌、乳癌和憂鬱的風險,增強骨骼與肌肉,促進長者日常生活的能力及預防跌倒,延長健康壽命。
如有運動相關問題,可參考國民健康署所發行之「健康生活動起來-身體活動小手冊」,內容包括身體活動之益處、建議身體活動量、運動如何著手、安全運動注意事項及身體活動紀錄表等,如有需求者,可至各縣市衛生局、所索取,亦可洽本署健康九九網站http://health99.hpa.gov.tw/,首頁>宣導資源>手冊>健康生活動起來-身體活動小手冊線上下載。
國民健康署另提供健康體重管理諮詢服務免付費專線服務0800-367-100(瘦落去、要動動),堤供運動健康飲食及健康體重管理等相關諮詢服務,民眾可利用網路電話撥入功能,向客服人員諮詢(網址:http://210.59.250.202/BHP_WebCall/),每週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點至晚上9點,有專人提供諮詢服務,即使在服務時間以外來電,亦可透過語音留下您的疑問,專業人員將主動致電回復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