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2017世界安寧日-照護全面涵蓋 關懷無所不在

  •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 建檔日期:106-10-13
  • 更新時間:106-10-13

10/14「安寧影/書展」在華山

每年10月的第2個周六是「世界安寧日」,今年全球倡議的主題是「全面提供緩和醫療照護(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and Palliative Care)」,台灣因有全民健保,安寧緩和醫療幾乎達全面涵蓋,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104年癌症病人死前一年安寧涵蓋率已達55.6%,依據英國經濟學人於2015年公布全球臨終病人死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調查結果,台灣在80個國家排名第6,為亞洲之冠。為響應世界安寧日,國健署與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於10月14日 (六)世界安寧日當天假台北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4A館,辦理「安寧影/書展」,於每場放映結束即舉辦座談,以「看電影、學善終」的方式與民眾交流。

 

吳念真導演現身安寧影/書展 聊「生死觀」

「安寧影/書展」當日將依序播映《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及《神的病歷簿》三部國別、主題及拍攝手法完全不同的電影作品,於每場放映結束即舉辦座談,民眾可現場免費取票入場,來華山「看電影、學善終」。此外,台灣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吳念真導演,將於下午3:30出席影展現場開講,和大家談談近年來他看盡生離死別,所體會的生命無常與重量,歡迎大家來現場聽聽吳導的真情安寧告白。

活動當天亦在館場規劃一場迷你主題書展,邀請出版社提供80本以上相關安寧緩和、悲傷輔導、遺族關懷、生命教育書籍、繪本在現場展示,並以公益售價供大家認購,鼓勵民眾持續透過閱讀關懷生命。

 

緩和醫療與癌症治療併行 提高生活品質與存活期

其實,安寧與緩和醫療的適用對象早已不限於生命末期照顧,若能在確定診斷後,早期介入緩和醫療照護的觀念與做法,可協助病人及其家庭在治療同時,也能有較好的生活品質,這個做法已有國際實證,值得國人重視及觀念宣導。以本次座談貴賓-「神母寶寶」洪謙恩為例,兩歲即診斷出罹患神經母細胞瘤第四期,捱過兩次開刀、六次化療、骨髓移植與十二次電療,隔年又不幸復發,甚至一度因黴漿菌感染差點送命,護理背景的謙恩媽媽蔡紀葦分享:「在積極治療的同時,我們也尋求緩和醫療幫助謙恩,這兩者並不衝突。」

 

啟動安寧第三波運動-「關懷城市」 國健署將強化老後生活品質

在政策支持面,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將帶頭發動安寧第三波運動-「關懷城市Compassionate Cities, 簡稱CC)」,係參考WHO「健康城市」模式,把安寧療護的實踐視為城市「健康促進」計畫重要的一環;不只提倡「保持健康,是每個人的責任」,更強調如何讓老者能享有高品質緩和醫療和臨終照顧,才是完整生命周期的健康促進;「關懷城市」所強調的,正是普及「享有緩和醫療臨終照顧,是每個人權益」的觀念與保障。相關內容刊登在10月份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的會訊上,期待透過官方與民間共同努力,讓國人不只活得老,更能有品質活到人生的最後。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