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簡易篩檢嬰兒膽道閉鎖,我開發成果獲國際重視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 建檔日期:97-06-23
  • 更新時間:97-06-23
我國研發成功的嬰兒大便辨識卡,可透過簡單、經濟的篩檢,早期、有效地找出嬰兒膽道閉鎖;這項成就獲致國際肯定,國際肝膽學權威最近並在知名期刊撰文,讚許台灣此一創舉為國際立下典範。
在今年4月的Hepatology期刊(第44期,P1233-1240)中,刊載美國匹茲堡兒童醫院兒科醫學主任 Prof. Benjamin L. Shneider文章指出,台灣建立的膽道閉鎖大便篩檢卡,花費不多,但敏感性足夠,且篩檢效益驚人,使晚期經轉診接受葛西手術的比率顯著下降,也降低了膽道閉鎖病童早期換肝以求活命的需求,同時降低病童發生末期肝病相關併發症盛行率。
嬰兒膽道閉鎖是一種新生兒漸進性的膽道病變,其原因包括產前感染、胚胎發育異常等,造成嬰兒膽道不通,膽汁滯留、回流至肝臟內,快速形成肝硬化。臨床常見的症狀有黃疸、灰白便或淡黃便及肝腫大;長期以往,則會發生膽道炎、黃疸、出血、生長發育及營養問題; 如果不治療,小孩兩歲內會失去生命。
膽道閉鎖若能在嬰兒出生60天內(愈早愈好)接受日本葛西博士發明的肝門十二指腸接合手術,即一般稱的「葛西手術」,將肝門處已纖維化的膽管及萎縮的膽囊去除,使這些細小膽管內的膽汁流通至肝外;再取一段小腸,直接與含細小膽管的肝門處吻合,以便接受排放出來的膽汁,一般可獲得較佳預後;否則,只有仰賴肝臟移植救命。
但,運用大便辨識卡及早診斷出膽道閉鎖後,可迅即手術治療,以避免肝硬化等嚴重併發症,使此一嬰兒常見消化系殺手的預後為之改觀,因而得到國際肯定。

大便辨識卡研發人即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張美惠指出,辨識卡最早源於日本,然限於學術研究,未大量推廣使用。她於91年在國民健康局委託下,率領全國小兒消化科醫師組成研究團隊,修改、研發出將大便顏色分為正常顏色3種、不正常顏色3種的對照圖卡,並展開本土大規模臨床試驗。
民國93年與94年兩年期間,在台出生40萬名以上的新生兒經大便辨識卡篩檢,93年篩出40名(40/216,419)、94年37名(37/205,854)膽道閉鎖嬰兒;整體而言,有84%膽道閉鎖嬰兒是藉由此一簡便方式篩出。
值得一提的是,此一簡易篩檢並獲致另一重要成果,即改善了葛西手術施行時機。由於推行篩檢計畫,出生60天內接受葛西手術的嬰兒比率不斷上昇,由93年60%(22/40),提高至94年65%(24/37);從術後嬰兒黃疸消退率由篩檢前44.1%進步到72.0%,代表篩檢計畫已大幅改變預後,不但使病患即早獲得治療,也因此降低早期換肝需求。
國民健康局表示,該大便辨識卡已於93年起納入兒童健康手冊,建立全國新生嬰兒大便卡異常通報作業,成立大便卡諮詢中心,提供新生兒家長諮詢管道。若對大便顏色有疑問者,均可透過諮詢專線(02-23820886)獲得適切的解答或轉介服務。
95年起,國民健康局並進一步結合疾病管制局,將大便卡篩檢加入國家預防注射網路通報系統,呼籲醫謢人員在施打預防注射時,配合家長觀察大便顏色,以期及早找出膽道閉鎖嬰兒,協助其早日治療。
國民健康局強調,該大便卡能獲致成功,可視為台灣官學合作最佳的典範,希望未來能進一步在全球推廣,讓更多病童及家庭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