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列印
  • 回上一頁

專業參與第65屆世界衛生大會,心理健康促進,台灣不缺席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 建檔日期:101-05-23
  • 更新時間:101-05-23
世界衛生組織有鑑於目前疾病型態由急性傳染病逐漸轉變至慢性病,很多致病因素已不再在全然是病菌生物因素,而是生活型態與危險行為所造成,因此已在1985年把心理健康的定義修正為「不僅是沒有異常行為與精神疾病,同時也為個人在生理、心理、社會、行為與心理社會上,保持和諧安寧之最佳狀況」。因為心理健康對於個人、家庭、社會皆極為重要,近年來已成為公共衛生的優先議題,今年第65屆世界衛生大會,也特別把心理健康列為探討重點之ㄧ。
我國在今年世界衛生大會中說明我國心理健康近30年之發展趨勢及重要成果,包括台灣依人口及醫療資源分布情形,劃分醫療區域,並推動特有的醫療網計畫,依照社會及醫療衛生發展趨勢,逐步建構心理衛生體系,包括充實心理衛生及精神醫療設施、培育心理衛生專業人力、建立精神照護機構評鑑制度及推展精神病人社區照護服務等,近年更積極發展精神病人之社區追蹤關懷制度、災難心理衛生、自殺防治、藥酒癮病人戒治等服務,以及把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被害人與加害人等特殊族群納入服務範圍,不但服務對象及內容趨向多元化,服務模式也發展得愈臻成熟;最重要的是,加上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之實施及社會救助措施的推動,已充分增加國人使用心理健康資源的可近性,改善精神病人就醫之可近性、提升醫療服務品質、降低就醫之經濟障礙、強化罹患精神疾病高風險族群之早期篩檢措施,以及改善精神病人之經濟狀況及生活品質。而國人的自殺死亡率也在連續14年進入國人10大死因後,首度於2010年退出,居第11位,且持續下降中;顯示心理健康及精神醫療的發展有長足的進步。
針對今年世界衛生大會,特別呼籲應重視精神病人就醫權、受教權、受雇權、社區居住權及參與公民活動等權益,同時保障其人權及避免遭受歧視等,台灣不但完全契合世界衛生組織呼籲之精神疾病照護的重點,同時早有前瞻性之規劃,包括我國已經制定精神衛生法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二個法律,同時對於社會經濟弱勢者,也特別給予扶助與關懷,以建構一個全人照護、人權保障及衛生醫療與福利服務並重的優質健康生活環境,提升國人的心理健康。再者,為了促進人民心理健康,預防及治療精神疾病,在政府組織再造過程中,特別成立了心理健康的專責單位,負責國家心理衛生政策之制定與推動,同時也擬定了全國的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方案,結合教育、社會福利、勞工等政府部門,對於不同性別、年齡及族群的民眾,提供高品質且符合個別需求之心理健康服務。
臺灣對於國人的心理健康促進、精神疾病預防與治療,已耕耘近30年,除持續挹注經費推動外,同時也積極整合民間及政府相關資源,提供兼具連續性、綜合性及完整性之心理健康服務,以促進全民的心理健康,提升民眾的幸福感。期待透過這次於世界衛生大會發言,能讓世界各國了解台灣在心理健康促進方面的努力並給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