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合治,急症更給力

  • 資料來源:中醫藥司
  • 建檔日期:106-12-27
  • 更新時間:106-12-27

以往民眾對中醫之認知僅侷限於養生保健或慢性病調理,認為急症屬於西醫專責業務,事實上中醫對於急症處置歷史悠久,醫書古籍多有記載,且近年來國外醫院應用針灸於急症急救之案例頗有所聞。為拓展中醫多元發展,本部自102年輔導教學醫院辦理中醫與急診合治計畫,希冀提供民眾多元之就醫選擇。

在急診醫療部分,本部輔導彰化基督教醫院,於102年建構「中西醫合作照護及教學模式」,全國首創中醫與急診合作,以「眩暈患者」為對象,經由中醫師處方中藥及針灸治療後,民眾當日或隔天狀況即能改善返家,且72小時內未再因相同症狀而回診;103年以「下背痛患者」為對象,經中醫師處方中藥或針灸治療,可顯著改善下背痛之不適,使疼痛指數大幅下降;今(106)年以「急診腸阻塞患者」為對象,在全身多處穴位施以電針治療,可減輕近半數患者疼痛症狀,且病人滿意度高達96%。顯見,中醫輔助急診醫療,可有效緩解症狀,並提升急診醫療照護品質。

在急性運動傷害治療部分,去年里約奧運得主,美國游泳名將「飛魚」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身上的拔罐痕跡,成為熱門討論議題,使得中醫在國際運動競技場上受到注目。鑑於運動傷害患者有此需求,本部輔導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於今(106)年建構「運動傷害關節、肌肉扭挫傷中醫日間照護模式」,以「運動傷害患者」為對象,在院內急診室「急診中西醫整合醫療專區」之中西醫日間留觀室內,經中醫師對症施以中藥、外敷中藥膏、針灸、電針、拔罐、傷科推拿、耳針等治療後,全數患者皆在30分鐘內達到症狀緩解,疼痛指數由治療前平均5.9分大幅下降至2.3分,療效顯著且又迅速。此模式亦擴展至運動場上,於今年全運會以及世大運期間,藉由中醫針灸及傷科手法幫助我國選手,減輕集訓期間因訓練所導致之疼痛及傷害,加速復原,讓選手充份展現身手奪取亮眼成績。

透過上述計畫的推動,發現中醫對於急症與急性運動傷害之處置頗具療效,為擴展中醫服務範圍提供民眾急症緩解多元選擇,本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自明(107)年起辦理「中醫急症處置試辦計畫」,屆時,設有中醫部門之醫院若有興趣參與,可向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出申請,在計畫指定醫院接受急症中醫治療時得以提供健保補助,使民眾獲得更優質及全方位之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