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國第二十四屆醫療奉獻獎選拔暨表揚活動

  • 資料來源:醫事司
  • 建檔日期:103-10-31
  • 更新時間:103-10-31
由衛生福利部指導,立法院厚生會、聯合報系、TVBS無線衛星電視台、國際厚生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辦,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承辦之「中華民國第二十四屆醫療奉獻獎選拔暨表揚活動」,於十月三十一日下午2時30分,假衛生福利部201會議室舉行記者會,介紹得獎人及得獎事蹟,於下午安排晉見馬英九總統與立法院王金平院長。
本屆報名收件,個人醫療奉獻獎43件、特殊醫療貢獻獎10件及團體醫療奉獻獎6件參選,獲獎三類獎項分別為,個人醫療奉獻獎9名、特殊醫療貢獻獎1名、團體醫療奉獻獎1名,個人醫療奉獻獎得獎人分別為李伯皇醫師、潘永謙醫師、徐正隆醫師、楊三醫師、廖基元醫師、戴鐵雄醫師、趙文崇醫師、許再枝醫師、施純仁教授;特殊醫療貢獻獎得獎人為陳瓊雪教授;團體醫療奉獻獎得獎團體為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李伯皇醫師擁有40年的器官移植經驗,「親自動刀」的腎臟移植個案就已超過500例、肝臟移植則近300例,他首度在國內進行肝腎同步移植、首度挑戰體重最輕之肝移植、首度完成合併肺動脈高壓之肝移植等手術,成功提升國內移植水準;潘永謙醫師深入山區守護民眾健康,義診足跡遍布長濱、東河、泰源、成功等等,並深入包括斯里蘭卡、印尼、河北、四川等等地區賑災義診;徐正隆醫師放棄都會區的高收入,返回花蓮服務,致力於偏鄉服務及推動巡迴醫療,努力為花蓮地區的民眾爭取口腔巡迴醫療車,並完成花蓮縣13個鎮的國中國小全面口腔檢查及治療;楊三醫師把都會的醫術帶到偏鄉,他認為救人是醫師的天職,這個從醫學院畢業就宣誓過的誓詞,他至今奉行不逆,影響到也是醫生的兒子楊聖功,最近也放棄都市醫院的高薪回到若瑟和父親為伴,這也是若瑟創院以來第一對父子檔醫生;廖基元醫師是花蓮地區接生率最高之婦產科醫師,推動婦產科高危險妊娠整合性照護及建構轉診網絡,有7-11之稱的廖醫師,幾乎24小時在門諾醫院工作或待命,他說只要身體允許,他還會繼續做該做的事;戴鐵雄醫師守護恆春半島,從英姿煥發的主治醫師到「視盲盲髮蒼蒼」,戴鐵雄在恆春一待就是48年,就連摔倒膝蓋骨折仍忍著痛看診,以病人為優先,服務窮苦病人已逾81歲仍堅守崗位;趙文崇醫師在醫學中心受訓、去英國深造,還到美國念了博士回來,最後卻甘願窩在南投縣埔里鎮當個小醫師,「看見別人的需求,把它當作是自己的責任。」他長期致力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工作,設立「兒童成長中心」,專責執行兒童發展與學習的相關業務;許再枝醫師奉獻一甲子歲月守護埔心鄉鄰近村莊人的健康,看診不分時段,只要聽到病患呼喚,飯也可以不吃;「隨call隨到」,騎車行遍鄉內大街小巷,照顧行動不便的病患。即使颱風來襲,也毫不猶豫地抱著醫藥箱、穿著雨衣涉水而去,他說:「病人的痛苦不能等」;施純仁教授為台灣醫療體系的健全發展奠立重要基礎,例如:專科醫師制度建立、健全「醫師法」、制定「醫療法」,通過「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並公布腦死判定標準以促成合法的器官移植。
特殊醫療貢獻獎得獎人陳瓊雪教授,推動基層醫療藥事訓練,引領藥師走入社區,推動社區用藥教育,讓藥局走向親民,讓藥師的專業得以發揮、與民眾關係更加密切,她的教育不只是傳承專業知識,更要讓學生抱有服務人群的熱忱。團體醫療奉獻獎得獎團體為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臺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提倡藥袋標示 喚醒用藥安全,並陸續在2003年揭露臺灣手術同意書過於粗略,2004年要求各醫院改善病歷取得流程,2005年公布全國手術同意書大調查,2006 年揭露醫療費用收據亂象,2007年爭取合理醫事人力勞動條件,更創造出「血汗醫院」一詞;近年關心健保雙漲、二代健保改革、設立國際醫療等議題。
他們毫無保留奉獻他們的金錢、歲月、學問、技術與智慧,讓人感嘆與感佩。頒獎典禮於十一月一日下午二時,假衛生福利部一樓大禮堂舉行,歡迎諸位共襄盛舉,一同為戍守人群健康默默奉獻的醫療無名英雄喝采,代表國人向他們說出心中深沉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