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鄰右舍來逗陣 失智者I CAN

  •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 建檔日期:107-09-14
  • 更新時間:107-09-14

「國際失智症月」為全球各國失智症協會於每年9月份共同辦理,目的在喚起大眾對於失智症議題的重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14)日宣布『I CAN!』巡迴列車於全台結合各縣市衛生局、社政單位、民間機關團體及醫療院所,將陸續辦理多元系列活動。自9月14日起連續三天,於臺北市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失智友善心連心‧左鄰右舍來逗陣」主題活動,主軸為彰顯失智者I CAN能力,期待消弭民眾對失智症的偏見與歧視,並使失智者及其家庭於社區安心生活。

政府攜手民間團體積極推動失智症防治,營造失智友善台灣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推估,全球平均每三秒就新增一名失智症病人。失智症有機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無論是身旁的親友或自己,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課題。衛生福利部薛瑞元常務次長表示,打造失智友善台灣為刻不容緩之事,衛生福利部配合國際失智症宣導月,自9月起陸續於全台各縣市辦理失智症防治宣導之記者會、講座、趣味闖關活動、路跑等各式實體活動,並於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社群網站等媒體宣導進行宣導,辦理民眾預防失智症講座、專業人員教育訓練、趣味運動會、舞台劇等衛教宣導,藉以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失智症、包容失智者,同時增進失智者社會參與機會、落實自我實現的價值,營造失智友善環境。另外,今年衛生福利部也結合台北市、高雄市、宜蘭縣及屏東縣4個縣市建置失智友善示範社區,讓失智症個案得以在熟悉友善的社區環境中保有尊重、安心與安全的生活,並就近獲得資源並使用服務。

衛生福利部本次結合各縣市衛生局、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聯合財團法人台北市立立心慈善基金會及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等17縣市至少33個關心失智症議題的相關團體組織,自9月14日起連續三天於臺北市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共同舉辦「失智友善心連心‧左鄰右舍來逗陣」實體社區活動,16個展間活動內容包含打造居家失智友善展區,運用3D技術展示如何為失智者打造安心與安全的居家環境、3D立體藝術互動區、Line@創新導覽互動、懷舊電影與紀錄片放映及邀請多名失智者擔任Young咖啡館服務員及體驗活動教室的「友善大使」等,相關精采活動歡迎民眾親自蒞臨現場體驗。

今年特別邀請曾經照顧失智父母的全方位藝人唐從聖擔任友善失智推廣大使,並在名人講座時間分享自身經驗,10年前其父母親陸續失智,為照顧失智父母曾聘請看護全天候照顧,在長期照護的壓力下,累積許多負面想法,為此也曾瀕臨崩潰邊緣。最後藉由傾吐、了解他人故事、轉念正向思考等方式,協助他排除負面思考,並克服沉重的照護壓力。

失智不失志,讓失智者重回人生舞台

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的現象,若觀察身旁親友有失智症的早期徵兆,應鼓勵他勇於就醫諮詢。同時應以正向談論失智症,不以「癡呆」、「老番癲」等言語稱呼,使民眾看見失智者的能力彰顯,扭轉對於失智癡呆的誤解,從而願意積極地以友善態度來回應失智者。

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分享,今年失智症宣導月活動規劃的主軸是讓失智者重回人生舞台,在臺北市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的活動現場各角落皆有輕度失智者擔任工作人員,包括舞台表演、展間服務、活動教學等。在台灣失智症協會服務的個案中,有位朋友過去曾是公司的老闆,外語能力相當好,雖然失智了,經過反覆練習及事前準備,依然能夠全程以英文接待外賓並介紹瑞智互助家庭,活動現場亦展示失智奶奶,以靈活的雙手一針一線縫製小巧精緻的零錢包,即使失智也未影響原本是裁縫師的技能。

衛生福利部與所有關心失智症議題的民間團體及醫療院所,希冀透過「國際失智症月」一系列的宣導活動,共同攜手守護失智者並支持失智者走出自我封閉,向外界表達失智者I CAN,以提升民眾打破對失智症的刻板印象,透過與失智者互動,看到他們不是什麼都忘記、什麼都不會,他們依然擁有許多令人驚艷的能力。

 

相關活動資訊:

附件1、「失智友善心連心‧左鄰右舍來逗陣」主題活動

附件2、2018國際失智症月,各縣市政府辦理失智宣導活動情形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