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自2017年1月24日納入健保給付,為了掌握C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情形及在真實世界之療效,本辦公室定期分析每月起始治療病人數及治療成效,分析統計結果請見下圖。
C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成效一般是由口服藥物療程結束後第12週的病毒量檢測來作為評斷標準,若治療結束後12週病人不再驗得到病毒,即代表治療成功,一般又稱為SVR12 (sustained viral response at 12 weeks,SVR12)。分析結果顯示健保給付C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之治療成功比例相當高,成功率歷年平均可達98%以上,成效卓著。
雖然C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成效卓著,惟平均約有6%的病人未完成治療後12週的評估,而不知道自己的治療結果。未完成成效評估的個案多數是已完成服藥療程,但未於療程結束後12週回診抽血評估者,其次則來自提早停藥者。
雖然C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成功率可達98%以上,但為了確認是否治療成功,已完成療程的民眾,還是應該依照醫師排訂的時間回診檢驗病毒量。若療程結束後12週仍驗得到病毒,目前健保署已開放符合相當條件之治療失敗者,可給付第二次C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二次治療仍有相當高的成功率,請民眾不要忽視自己的肝健康。